继融资风波后,鲜花电商FlowerPlus花加(以下简称“花加”)因销售“毒鲜花”马利筋被推上舆论的中心。8月7日凌晨,花加在官微对毒花事件进行回应称,有200束含马利筋的花束未进行完整的预处理,导致有问题的马利筋到达了消费者的手中,由于无法立刻追溯上述马利筋,花加开始召回所有含马利筋的订单。在业内人士看来,花加此次事件折射出鲜花电商在供应链管理,尤其是采购环节与监管环节薄弱等痛点。
风波再起 召回有毒花束
资本不断加持的鲜花电商,一直面临着品控难控、质检安全等问题。8月7日,花加开始召回5日花加配送的混合鲜花套餐,并发布官方微博《美好事业 从责任开始》称,8月5日的订单中,有4000名用户选择的混合花配方中有马利筋,由于无法立刻追溯其中未完整处理的200枝马利筋,花加决定在最短时间内召回所有含马利筋的订单,并陪同出现过敏反应的用户进行就医。
根据花加官方微博的内容显示,截至8月5日上午,90%的花束已被召回,大部分客户反馈身体无异常,在2个小时的集中处理过程里,有3位客户反映了疑似过敏的情况,现过敏症状均已缓解。
花加的官方工作人员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此次事件是因为生产小组没有完成马利筋的预处理, 从8月5日发现派送的鲜花存在问题后,已经开始拦截订单,快递员上门取走包含马利筋的花束。在此次召回前,花加曾通过短信的方式提醒够花的消费者,称处理马利筋时不要与皮肤接触,花加将会安排快递上门回收此次花材,未送达的将会拦截。随后,花加再次发短信表示,会向用户赠送一束花和花瓶作为赔偿。有消费者向记者称,在收到花束的两个小时后,接到了花加客服人员的短信和电话提醒,快递员在当天下午收走花束。
舍命狂奔 痛点显露
花加此次的风波之下,埋藏着鲜花电商在急速拓展时面临的种种隐患。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北京商报记者称,花加陷入花材的风波,并不仅仅是花加当前问题的直接反应,而是花加在公司管理、供应链管理、质检把控,甚至是源头采购等方面出现了难点。
一位不愿具名的鲜花电商管理者对北京商报记者称,鲜花电商正在急速扩张,处于抢流量、做低价、占市场的跑马圈地阶段,借助庞大的融资向上游拓展供应链的源头,向下游争夺市场认可度,并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鲜花电商正在用舍命狂奔的速度占领地盘,自然绕不过中间的问题。
上述人士进一步称,鲜花电商打破了消费者对鲜花价格昂贵的惯性思维,打破礼花的垄断市场,价格更为亲民的生活鲜花走入大众的视野,鲜花电商让鲜花开始变得大众化。然而鲜花电商在用亲民的价格争夺市场的时候,为控制成本不断压低价格,且通过花材的种类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却忽略了对鲜花安全和质量的把控。而对于鲜花电商来讲,品控意味着口碑,需要鲜花电商用过硬的质量赢得用户的粘度。
行业探索 配送遇阻
从融资到花材,花加接连陷入两次风波中,或许仅仅是鲜花电商行业当前困境的缩影。在业内人士看来,鲜花电商作为生鲜电商的分支,在资本的驱动下,正逐渐打开市场,然而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品控难、配送慢、折损高已经是鲜花电商的通病。
在一位刚刚入局鲜花电商的创始人看来,从源头寻找花材并不是一件难事,如何将鲜花运至仓库,再完好无损的送到消费者手中才是最头疼的问题,中间众多的流程已经让原本娇贵的鲜花产生了折损,而配送的途中的物流更是已达考验。上述人士表示,平台刚刚开始运营,难以支付自建冷链物流或干线带水运输的物流系统,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冷链配送成本同样高昂,且难以保证鲜花的质量降低折损。据了解,目前主流鲜花平台的终端配送大多数承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与冷链配送痛点共存的则是鲜花电商对品控的把握。鲜花代理商对北京商报记者称,目前鲜花电商产生不少问题,鲜花电商要尽早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转向品牌、品质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管理、物流体系建设。同时,鲜花电商需要不断向上游延伸,进而形成品牌溢价的能力。
尽管鲜花电商拓展之路困难重重,但市场仍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度鲜花电商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我国鲜花电商交易规模为172亿元,2017年预计将能达到215亿元,2018年或将达到346亿元,与此同时,2018年鲜花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通过数据可以反映,线上鲜花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鲜花电商需要消耗精力教育受众,但较低的消费占比意味着市场空间巨大。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赵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