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传承】武连仲教授颈部腧穴运用经历

【中医思维传承】武连仲教授颈部腧穴运用经历
2019-12-19 18:37:07  阅读:8056+ 作者:天津中医一附院.

原标题:【中医思维传承】武连仲教授颈部腧穴运用经历

《全国名中医武连仲学术思维传承录》

针灸临床部 编/赵贵捷

颈部,中医将其分为颈与项。依据部位,耳前为颈,冠下为项;依据阴阳特色,颈为阴,项为阳;依据气血特征,颈主血,项主气。

颈部之所以方位重要,是因为其与头部联系极为亲近。一是颈为头之柱,颈部具有支撑头颅的作用;二是颈乃头之蒂,颈部具有濡养头颅作用;三是颈为头之节,颈部具有控制和运动头颅的作用。

头为身之首脑,人体十二经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经过颈部循行头面,其间手三阳从手走头,总算脑筋;足三阳从头走足,起于脑筋。任督二脉也经颈项运转于头面,而手足三阴经又经过其经别经颈部上抵头面,能够说十四经脉之气血均要经过颈部才能与脑有相关,从而发挥生理功能。武连仲教授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诠释关于颈部腧穴运用经历阐释了共同的理论:

1.颈部“天地穴”

天乃天柱穴,地为定喘穴。天柱,天之柱,头之柱也。

天,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柱,支柱也,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在此涵义穴内气血丰满坚实。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丰满之状。本穴气血为会聚膀胱经背部各腧穴上行的阳气所成,其气微弱,充盈头颈交代之处,颈项受其气乃可接受头部分量,如头之支柱,故名。

天柱,其穴性主阳气,是健壮穴,针刺天柱除可疏通本经之气、通经活络外,还具有强督、通阳、扶阳之成效,其疏通阳气作用关于机体为双向调理,既可通阳而益阳,又可通阳而潜阳(公例降也)。常用于后头、项部、肩背、腰腿等部位的经络瘀阻、阳气缺乏、痹痛痿软、晕厥,亦可合作风池、完骨以养血健脑,医治中风脑脉失养的个别。

针刺办法:选用0.30mm×40mm不锈钢毫针,直刺10~30mm,提插办法宜轻,依据病位不同,能够激起经气向上、下、内、外不同方向传导,但不行向内上方深刺,以防止伤及延髓。

定喘穴为奇穴,在柱骨居下位,与天柱穴上下对应,是颈部根基之穴,穴性主血,可起到濡养筋骨之功,称其为颈部地穴。定喘坐落大椎穴旁开0.5寸,左右各一穴。定喘穴具有行气止痛、宣肺理气、止咳平喘、养血柔筋之成效。古代医家视该穴为医治咳喘的经历用穴,故名定喘。

针刺办法:0.30mm×40mm不锈钢毫针,直刺15~30mm,提插办法,补虚泻实,可激起经气向头、颈、背部放射。

武连仲教授常用颈部天地穴医治各种神志病和头颈部骨关节及经筋疾病,作用显著,关于头晕、乏力,颈部筋骨酸、软、麻、胀、痛能起到马到成功之成效,特别适用于督脉亏虚引起的颈椎病。

颈部天地穴是上下配伍,经穴与奇穴配伍,椎动脉解剖走行之起止配伍,是武连仲教授依据经络与穴性研讨,结合解剖生理特色创建之经典组穴。

2.颈臂穴

颈臂穴为经外奇穴,穴性偏泻,具有通经除痹、行气止痛之成效,主治颈部和上肢痉挛、麻痹、痛苦等症。

原颈臂穴的方位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锁骨头上一寸处,因胸膜顶和肺尖杰出于胸廓上口,高出锁骨内侧1/3的上方2~3cm,故此处取穴,针刺不妥极易伤及胸膜和肺尖形成气胸,故而临床很少运用。武连仲教授依据丰厚的临床经历,将颈臂穴的方位定位在平第4颈椎横突,斜方肌前缘与喉结后缘连线的中1/3和后1/3交会处,左右各一穴,此处取穴既能够尽可能的防止伤及脏器和大动脉,又能运用苍龟探穴针法提插行气,发挥颈臂穴的杰出成效。

颈臂穴是颈部大穴,具有通经除痹、活血行气之成效,针刺办法应以“轻(轻盈持针)巧(灵活施针)快(快速进针)弹(弹性运针)借(借力强针)”为施术办法,防止因盲目寻求得气而粗暴行针,引发风险。针刺办法:以0.30mm×40mm不锈钢毫针,直刺15~30mm,提插办法,补虚泻实。

颈臂穴有3种刺法,能够激起经气向不同方向传导。一是部分刺法,针刺时针体呈水平或歪斜略向上,针刺宜浅不宜深,可激起经气在颈部经筋传导,发挥通经散结之成效,适用于痉挛性斜颈和颈部的痿、痹、瘿之证;二是止痛除痹刺法,针刺时针体歪斜略向下,针刺深度较部分刺法略深1~2分,不行大幅度频频提插捻转,此刺法可激起经气向同侧上肢传导,适用于医治上肢的痹痛挛急痿软之证;三是开郁行气刺法,针刺时针体歪斜略向内下,针刺深度与部分刺法相同,不行频频大幅度提插捻转,该刺法可激起经气向胸腔内传导,适用于气郁、呃逆、吐逆之证。

3.夹脊穴

夹脊穴又叫华佗夹脊穴,归于经外奇穴,穴道在背腰部。

据考证,“夹脊”一词最早见于马王堆出土的西汉《足臂十一脉灸经》,其间记载“足泰阳脉”循行时“夹脊”,及灸“泰阳脉”又可医治“夹脊”痛。又如《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足太阳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武连仲教授依据临证经历,提出颈夹脊穴,即从第1颈椎至第7颈椎,每个脊椎的棘突下旁开0.5寸为影响点(第1颈椎没有棘突,以2颈椎棘突上缘旁开0.5寸定位影响点),每侧各有7个影响点,左右共14个影响点合为本穴。颈夹脊不只弥补了华佗夹脊没有颈部穴道的缺乏,并且临床运用愈加广泛,作用显著,具有疏通经络、安神冷静、行气止痛、温阳扶阳之成效,医治各类气血逆乱、经络瘀阻、经筋失养、阳虚等证,作用切当。关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精力、部分劳损疾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百科。针刺颈夹脊能够缓解脊椎深层次肌肉筋膜的痉挛水肿,恢复其弹性和应力,促进脊椎小关节的复位,发挥安稳颈椎的共同作用;另一方面,因足太阳膀胱经“从巅入络脑,出别下项”,所以针刺颈夹脊还能够医治阴阳不调、气血逆乱的神志病。补虚泻实,调和阴阳是颈夹脊运用的基本原则。

针刺办法:①浅刺疾出,以0.30mm×40mm,行提插办法,不留针;②深刺留针,以0.30mm×40mm不锈钢毫针,直刺或沿颈椎空隙略向上斜刺20~35mm,不做办法,留针20分钟。

4.经筋结聚

经筋结聚刺适用于痉挛性斜颈患者,现在西医关于痉挛性斜颈的代表性医治办法有肌肉堵截术、丘脑核团影响或损坏术、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颈神经根堵截术、选择性脊神经背侧支堵截术等,但上述手术医治都无一例外要永久性损坏神经、肌肉或脑内结构,其损害正气的成果应引起注重,尽可能的防止。

武连仲教授关于痉挛性斜颈有共同的针灸医治办法,是建立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首要辨病症为痉证、痉风、颤证、振掉4种类型,其次辨病因病机为痰浊内阻、瘀热内蕴、肝肾亏虚、督脉失摄4种特征,再辨筋结筋聚,即结为颈项经筋凝聚紧缩,具有坚固、深牢、固定、耐久的特色;聚为颈项经筋忽聚忽散,具有粗大、披露、肤浅、松软、不固定的特色,最终辨经络,选取不同经脉的经穴或经筋针刺。

痉挛性斜颈的底子医治办法是运用 “五心穴” 开窍顺筋,经筋结聚刺又称为消壅除聚法,是在运用“五心穴”的基础上,选取筋结筋聚之处,施以扬刺法。

扬刺,归于《内经》刺法的多针刺法,“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扬有扬散之意,合适医治规模较大的病痛之证。痉挛性斜颈患者,扬刺先在病灶正中刺一针,直抵经筋,再刺四周,取4~8针,均刺在结聚之处。针刺部位为颈部经筋病灶,针刺次序先针其结后刺其聚,针刺方向一直与患病经筋笔直,针刺深度为15~30mm,针刺数量与斜颈痉挛程度相关,即痉挛越重、发生频率越高,针刺数量越多,痉挛越轻、发生频率越少,针刺数量越少。

“五心穴”合作经筋结聚扬刺等辨证医治痉挛性斜颈作用杰出,阶段一般为1个月至3个月不等。武连仲教授着重,痉挛性斜颈的恢复是一个逐步起效的进程,除针刺医治以外,要注意坚持医患“四心”进步作用,即决计、决心、恒心、耐性。

心经腕穴刺法

手少阴心经在腕部1.5寸的规模散布有4个重要穴道,由远及近分别为:神门、阴郄、通里、灵道。武连仲教授以为,其穴性好像药性,用穴好像用药,要把握穴性的运用,需从三方面来了解。

以心经腧穴举例:一是腧穴的同一性,即腧穴的异中求同,比如心经的穴道都能够医治心经的病症。二是腧穴的专一性,每一个腧穴都具有它的特别医治作用,在腕部心经腧穴中,神门补心气,用于面黄、心悸、气短等心气缺乏之证;阴郄滋心阴、清心热,用于夜不能寐、潮热多汗之心阴缺乏之证;通里清泻心火,用于舌红、舌痛等心火上炎之证;灵道开心窍,用于心痛、悲恐、暴喑不能言等心闭之证。三是腧穴两层性,每个腧穴都具有两层医治作用,依据正气和征兆的不同可补可泻。

三阳启泰刺法

“三阳启泰”刺法乃委阳、飞扬、跗阳的伍用刺法简称。委阳、飞扬、跗阳分别是三焦经之合穴、膀胱经络穴、阳跷郄穴。据《针灸大成》载:委阳主治“飞尸遁疰痿厥不仁”;飞扬主治“步履不收,颤栗不能久立久坐,足趾不能屈伸”;跗阳主治“腰痛不能久立,坐不能起,髀枢股痛,痿厥”。3穴均主通下,擅治痛厥痿证。

“三阳启泰”刺法乃合、郄、络经典组合配穴,具有鼓动气机、疏畅三阳、通经止痛的作用,大多数都用在下肢痹痛、踝厥及坐骨神经痛的医治,临床证明具有针到病除的作用。一次一位希腊友人因旅途劳顿、感触风寒,呈现腰部痛苦伴右腿痛苦、麻痹、拘挛,经外事部分介绍,被人搀扶到武连仲教授诊室医治,其时运用“三阳启泰”针刺法和调神止痛针刺法,针刺1次,患者痛苦消失,行走如常。希腊友人十分惊奇,连声道谢,称誉针灸的奇特。

武连仲教授, 首届全国名中医,闻名中医针灸学专家,倡议针灸医治的“理、法、方、穴、术”,汇通中西、推陈悟新、创建中医“脑神”理论和武氏治神针法,“中风十辩法”医治偏瘫、“开窍顺筋法”医治痉挛性斜颈等。

国家针灸临床医学研讨中心

全国针灸临床研讨中心

国家临床要点专科

全国中医针灸专科医疗中心

国家教育部要点学科

教育部“针刺医治脑病”立异团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要点专科

国家中医临床研讨中风病基地

国家区域中医(专科)治疗中心

国家中医针灸要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

中风病协作联盟组长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点专科

天津市针灸临床医学研讨中心

天津市卫生系统要点学科、要点专科

天津市高校要点学科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