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医说 | 冬至伊始,过一段静心养肾的日子
冬 • 至
2019/12/22
地利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中医理论:从冬至起,阳气开端萌生,故有“冬至一阳生”之说。
中医摄生学非常重视 阳气初生这一节点。阳气,是人体内生命活动的底子和原动力,是坚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只要人体内的阳气足够,生命的健康和长命才有物质基础。
冬至时节,正是六合阴阳相争的要害时刻,怎么摄生?
主 /“藏”
中医说 · 冬主保藏
藏情志
冬天万物凋谢,简单让人心情低落, 呈现焦虑、郁闷等心情。
怎么防备和抵挡隆冬带来的不高兴呢?
■ 尽管冬天出门运动不那么便利,老年人在家可做一些合适的运动,比方 太极拳、八段锦等,动作宜舒缓、忌剧烈。
■ 老年人要有认识地调度自己的心思状况,与此同时,仍是要尽或许多地与外界触摸,可以趁正午温暖时,到 室外晒晒太阳、散散步 ,儿女们平常要多陪爸爸妈妈聊聊天,减轻他们在冰冷日子里的孤独感,削减其焦虑、郁闷心情。
■ 中医以为, 过喜悲伤。过喜的异常情志可损悲伤,常呈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汗、胸闷、头晕、头痛等症状,可导致一些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发作,严重者还可危及人的生命,如大喜时形成中风或忽然逝世,中医称之为“喜中”。故心情方面,不宜过喜。
藏阳气
■ 中医以为,冬天是阴盛阳衰、阳气内藏的时刻。《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这可不是说起得越晚越好,而是要准时歇息和睡觉。
■ 对老年人来说,晨练、出门都不宜太早。假如您有训练的习气,那么应该调整活动强度和时刻,以“汗将出未出”为规范。
■ 除了少让阳气发散,还可以用一些补肾阳的办法,比方 睡前泡脚时搓脚三五分钟,多吃点 枸杞子和核桃等。
■ 多敲胆经,手动协助阳气更好的生发。
办法:
找到大腿外侧裤缝的方位,手握空拳,稍稍用力,自上而下地敲10分钟,从大腿敲到膝盖,最好是在上午的阳光底下,敲至身体发热。胆主升阳,这样一个时刻段,敲敲胆经,协助气血更好的萌生。
防 /病
中医说 · 冬避寒邪
冬至前后气温骤降,是流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防流感
流感病毒具有惊人的感染力,因而,防备流感首先要堵截流感病毒的传达,如及时发现和阻隔流感患者,少去人群密布的场所等;其次,在日常日子中要做到加强体育训练、留意歇息、弥补维生素C等;别的,有条件的要预先接种流感疫苗;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有用的流感防备药物。
防心脑血管疾病
冰冷影响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留意保暖、准时服药、加强查看、留意饮食、加强训练、坚持达观心情等关于防备心脑血管疾病也很重要。
防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不行依据一两次自测的血压成果,随意换药或改动用药剂量,应定时复诊,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物的调整。
防突发状况
最终,有慢性病的白叟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当呈现呼吸困难、肢体麻痹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拨打120,防止错失最佳医治时刻。
进/“补”
中医说 · 辨证施补
进补应因人而异,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真假寒热之辨,故“冬令进补”应依据实在的状况有清晰的意图性地挑选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行盲目“进补”。
食补
饮食宜多样,应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炎热。 依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冬至摄生需多食补气滋养的食物。补气食物是指具有益气健脾成效,对气虚证有补益效果的食物,如大米、糯米、山药、胡萝卜、豆浆等。这些食物可扶正固本,滋养元气,抵挡寒邪为准则。但需防止过分滋腻,导致虚不受补。
药补
冬至后,阳气慢慢上升,是阴阳转化的要害节气,也是 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机遇。所以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端。
膏方是中医剂型中的一种,首要起进补、调度的效果。冬主封藏,此刻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更好地储存于体内,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良好基础。膏方具有治未病、调慢病的成效,是冬令进补的不错挑选。
穴疗
“三九敷贴”是传统中医疗法中最具有特征的天灸疗法。三九霄是全年中最冷的时分,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枯燥、毛孔阻塞。“三九敷贴”是在三九霄里将温阳散寒的中药贴敷于体表的特定穴道,起到防病治病的成效。
链接: 惠民活动 | 我院2019年“三九贴”正式预定开贴
养 /肾
中医说 ·固先天之本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
暖足
由于肾经源之于足底,做好脚部的保暖,每天晚上在睡觉之前也可以按摩脚部,可以更好的起到养肾固精的成效。
喝水
多喝水、不憋尿、坚持大便晓畅也是养肾一个好办法。
睡觉
冬天要做到“早睡晚起”适应节气,也有利于肾脏维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