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次蜕变,互联网医疗如今“政商通吃”
2月初,春节后复工的第一个礼拜,投行的朋友就跟我说忙得不可开交。我很诧异,大家还都封闭隔离着,什么事儿会这么忙。他说,疫情的出现让互联网医疗公司火了起来,重新进入了投资人的视线。
那个时候,平安好医生的股价已经涨到70多块钱。两个月后,平安好医生股价逼近100块钱,千亿市值也近在咫尺。同一时期,另一家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健康,股价也收获了超过50%的涨幅。
不仅在长期资金市场,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同样引起了有关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
2月,国家卫健委要求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3月,国家医保局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4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并开展与互联网医疗相关的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
直到近期,央视《经济半小时》对互联网医疗做了专题报道。在这个也许是最寒冷的冬天,“政商通吃”的互联网医疗以炙手可热的姿态回归公共舆论的视野。
重新火起来的互联网医疗也重新带给人们关于未来的憧憬。平安好医生董事长王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就非常乐观的预测,互联网医疗产业会有一个10倍、甚至100倍以上规模的扩张。这样的前景实在太美好了。
不过在5年前,互联网医疗第一轮火爆的时候,曾有一个更响亮的口号:颠覆医疗。只是最终,什么都没有改变。这次的互联网医疗卷土重来,真的不会重蹈覆辙吗?与5年前相比,今天的互联网医疗有哪些变化?
这里梳理了9个方面的变化,兴许能从中多少看到一些未来的趋势。
1
自下而上vs.自上而下
5年前的互联网医疗萌芽于民间,大量有志于改变医疗行业现状的创业者投身其中;今天的互联网医疗,从来自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政策能够准确的看出,推力来自上层。
由于主要是创业者们发起了第一轮热潮,当时的互联网医疗面临许多政策上的束缚,线上问诊、电子处方等都处于灰色地带。如今,政策已经为互联网医疗的边界、红线做了清晰界定,为行业发展扫除了不少障碍。
与创业者们自发探索、万物生长时期的处处碰壁相比,如今强大的政策推力的确会让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阻力、提升不少速度。只是,对于互联网医疗的从业者而言,被这股自上而下的推力推向何方,恐怕自己就很难掌控了。
2
千军万马 vs.少数大玩家
前面提到,5年前的互联网医疗热潮主要是来自大量创业者投身其中,当时的整个行业也是由众多体量不大的创业公司组成。多数创业公司处在天使轮、A轮,能到B轮、C轮的公司已经算是行业的领军者。
如今的互联网医疗,慢慢的变成了少数大玩家争夺的领地。出现在央视报道中的三家公司——京东、平安、微医(腾讯投资),背后都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超级巨头。其他玩家还有阿里旗下的阿里健康,拥有超过15年发展经历的丁香园、好大夫,以及刚刚引入搜狗投资的春雨医生等。
3
综合+垂直 vs.综合大平台
5年前的互联网医疗由于是万物生长型的自发探索,服务模式上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状态。人们当时还津津乐道于依据发展模式上的差异,给诸多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分类。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类,是囊括多个专科的综合平台和在某一个专科领域深耕的垂直公司。
如今,巨头直接参战互联网医疗行业,单一专科无论在体量和流量上都无法满足巨头们的需求。于是能够正常的看到,综合大平台的服务模式主导了互联网医疗行业。
说句题外话,就个人体验而言,深耕单一专科、单一区域的小而美的垂直型互联网医疗公司,基于持续数年的积累,已经可以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体验。我在疫情期间,通过小苹果儿科的咨询,都获得了不错的服务体验。
4
合作医生 vs.专职医生
5年前,互联网医疗刚起步的时候,各家公司平台上的医生基本都是来自公立医院。医生以合作的形式,在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平台上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服务。
当时成立的平安好医生是第一家雇佣专职医生,为用户更好的提供线上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公司。但由于当时没有第二家如此财大气粗的公司,这种专职医生提供线上服务的模式没有大规模出现。
但如今,专职医生在互联网医疗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的情况已经很常见。出现在央视报道中的三家公司,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咨询服务的都是他们的专职医生。
5
基本医保:没态度到很积极
在互联网医疗发展初期,基本医保几乎很少针对互联网医疗发声,更别提将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直接导致了互联网医疗服务在很长时间里,因为找不到支付方而无法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
这种情况也能够理解,一方面当时互联网医疗本身的服务模式没有在法律和法规层面得到明确界定,另一方面基本医保当时需要处理的头号问题是医疗费用快速上升带来的医保基金紧张。
如今,在三明模式全国推广的背景下,国家医保局通过力推带量采购、灵魂砍药价,正在慢慢的变多的掌握医疗支付的主动权。这也为将新兴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创造了条件。
6
公立医院:毫无兴趣到下场参战
在互联网医疗起步阶段,公立医院对这种服务形式基本毫无兴趣。而且还因为大量互联网医疗公司拉拢医生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公立医院甚至反感这种服务方式,认为其扰乱了正常的诊疗秩序。互联网医疗公司最头疼的事情,也是如何突破公立医院“高耸的院墙”。
如今,公立医院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特别是在主管部门明确互联网医院须要以实体医疗机构为基础之后,公立医院搭建互联网医院更显得名正言顺。
公立医院虽然很难像互联网巨头那样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对用户产生影响力,但在特定区域内,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公立医院,在医疗品牌、患者口碑等方面则拥有绝对优势。
7
实体机构:火爆建设到可有可无
此前,互联网医疗的线上服务因为长期苦于找不到稳定的商业模式,所以在一段时间里,几乎全行业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投资建设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当时的思路是希望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服务闭环,尤其是可以通过线下医疗机构的服务,实现商业变现。
但很明显,疫情期间重新火爆的互联网医疗几乎没有倚靠线下实体机构。因为这些实体机构基本都处于停业的状态。然而即便除此,无论是平安、京东还是微医,都仍然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前途展现了极大的乐观。
这就留给我们一个疑问:实体机构对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究竟还有没有价值百科?
8
医患双方:补贴双方到主动自觉
对于早期的互联网医疗而言,医患双方都缺乏使用这种服务形式的动力。饱受排队之苦的患者可能动力更强,但线上能够解决的问题极其有限,影响了患者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性。所以,早期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既需要补贴医生,又需要补贴患者,非常烧钱。
当前的互联网医疗则明显不同。受疫情的影响,线上服务成了包括患者在内的诸多用户的必要选择;而线下门诊无法正常开展,也使很多医生开始主动摸索在线上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形式,包括咨询问诊,也包括各种形式的科普等。
问题就在于,这种医患双方同时在线的情况能够持续多久?能否在疫情结束后得到延续?
9
资本:从汹涌而来到回归理性
5年前的那波互联网医疗热潮,显然离不开资本的有力推动。实际上,当时不只是互联网医疗,包括医院新建、并购、改制等诸多领域,都有大量资本参与其中。所有人都在憧憬着那个有着十几万亿的大健康产业。
但近两年,民营医院的倒闭、甩卖、合并成了常态。曾经从不同领域跨界而来的诸多资本,纷纷退出了医疗健康行业。互联网医疗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逐渐归于沉寂。
如今,在患者、医生、医保、政策、巨头等各方面的联合力推下,互联网医疗出现了新的热潮。资本会跟着他们一起重返这个行业吗?新的机会和模式会随之重新出现吗?
但实际上,这9个变化能否让互联网医疗真正飞起,可能只取决于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会在此后发生真正的改变吗?
责任编辑: